居民購房主要用于自住,居室的自身環境以及相關聯的周邊環境在較長的一段時間里將會影響著主人的生活,因此買房時應充分考慮周邊環境的一種持久的影響力,而不應該因為價位、房型等放棄對環境的要求。
一個小區或一套房子的環境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周邊地理環境(地段)和社區內的環境,所以我們在此主要講如何從這兩個角度看環境。
如果該樓盤處于一大片住宅小區之中或周邊已開發完畢,則可以放心入住,而對于尚開發到一半的項目則要注意調查其周邊的發展情況,應盡量遠離交通主干道、集貿市場或其他公眾活動場所周邊,更應遠離帶有污染源的工廠。
網友“好好學習”表示,自己現在的住所就在北京海淀區的四道口鐵道邊上,旁邊還有農貿市場,平時一開窗戶就會污染居室,噪聲也大,窗戶關閉太久又不能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持續噪聲污染使人心煩神亂,長久易患神經衰弱,再好的戶型、再低的價位也解決不了問題。因此現在買新房時把環境看在第一位。而網友“暢想星空”則明確表示,購買小區住宅時,應盡量挑選綠化率高的小區。一般情況下小區住宅的綠化率都應做到30%至40%,城區周邊項目因其拓展空間大,往往綠化率能超過50%。因此現在郊區的樓盤比較熱銷,而且價位也相對低一些。只要交通便利,更傾向于買郊區房。
談到郊區住宅,因為風景不錯、空氣不錯、價格相對便宜,建設得好的郊區別墅區很受市場歡迎,一些海外歸國人士、外籍駐京人士習慣這樣的居住方式,但平時生活、社交不方便,對于目前只有能力購置一套住宅的工薪階層來說,城郊結合部是折衷選擇。這類地段目前價位不太高,交通還算便利,且周邊建設會有一個很長規劃期,如果到時建設環境不令人滿意,你已經有足夠的能力去轉移居住地了。
對于住戶來說,容積率直接牽涉到決定居住舒適度的幾個指標,如人均綠化面積。綠化率也是如此,綠化率越高,建筑密度越低,發展商可用于回收資金的面積越少,而住戶就越舒服。這兩個比例決定了這個項目是從人的居住需求角度還是從純粹賺錢的角度來設計一個社區。好的居住區容積率不能超過3,綠化率不能低于30%?,F在人們常常標榜自己的社區環境設計如何如何,但所有設計的基礎是建立在有足夠的綠地比例之上的,也許買房看不到將來建成后的實景,但這兩個數據基本決定了社區綠化環境的好環。
樓間距也是一個可以泄露開發商“秘密”的指標。樓間距太窄不僅影響各樓體之間的光照,也影響人們的視野和心情。無法想象樓挨著樓的社區能談得上什么綠化和環境。真正好的社區是張弛有度的,既有大面積的集中綠地,也有各組團自己的小型綠地,有的新項目甚至推出了宅旁空間和樓內共享空間的綠化,每一個新概念的推出和落實都是社區環境的更新。
謹慎選擇社區周邊小環境。兩個項目相隔不過1000米,也許一個嘈雜不寧,一個比較安靜。有的項目雖然緊靠主干道,要想進出小區卻不容易。還有的項目相距不過數百米,但一個就可以看見寧靜的西山區,而另一個就只能看見車水馬龍的馬路。所以,一定要記?。号靼啄阕钕胍?,再做出決定。
代表樓盤:西直門板塊——智地·鉆河公館、長河灣、熙府桃園
從區域功能性上來講,西直門區域的交通樞紐作用更加突出,這也決定了其在居住上優劣勢并存。北京北站投入使用一方面完善了區域的交通體系,另一方面也是對這里交通的考驗。而商業配套設施的逐步完善讓西直門的商務氛圍更濃,同時也將進一步帶動區域的二手房市場。但歷來西直門區域是北京重點市政建設、規劃區域,近五年來不斷地進行較大工程施工,這與交通樞紐構成購房影響因素的“雙面刃”,如果僅是單純考慮地段、交通、價格、戶型等指標,那么在西直門板塊購房,你最終會感到有許多遺憾未能提前避免。
西直門區域內單價較高的中高檔房集中,在樓市“入冬”前就成為置業的熱點區域,去年底的大幅降息將消費者的購房成本減少。尤其是與新調整的普通住宅標準相結合,大部分房產都從原來的非普通住宅行列轉化為普通住宅,雙重利好促使成本減少,增強了購買意愿,從而拉動了區域二手房本期成交明顯上漲。因此,結合區域軌道交通的發展前景及市政規劃短期無效原則,西直門區域的投資價值遠大于自住價值,且短線看淡,長線投資看好。
| | 昵稱: | 驗證碼: |